沈陽鼓風機集團董事長蘇永強
空氣壓縮機網更新資訊:沈陽鼓風機集團董事長蘇永強按預定時間接受專訪時,穿著的還是與普通員工一模一樣的藍色工作服,即使因超出了采訪時間耽誤了另一個日程安排,他也沒有顯示出有絲毫不耐……蘇永強從一個普通的電鍍學徒開始,在沈鼓工作了四十余年,期間需要多少學習多少開拓,才能勇挑重擔引領沈鼓這樣一個在我國重大技術裝備行業中具有戰略意義的大型國有企業自主創新,打破國外公司的技術壟斷,連創佳績使沈鼓的離心壓縮機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以及大型乙烯裂解氣壓縮機組等數百臺(套)產品臺臺都是中國第一,令沈鼓作為“國家砝碼”來左右國外同行業產品的價格?梢,蘇永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令他不斷超越的步伐是多么的鏗鏘有力……隨著對話的展開,蘇董不時舞動著手臂,思緒也進入了沈鼓發展的歷程及規劃之中。
以下是中國商界記者專訪沈陽鼓風機集團董事長蘇永強時部分對話實錄——
《中國商界》:沈鼓已經有近百年的發展歷程,請您回顧一下沈鼓的發展歷程。
蘇永強:沈鼓可以說是一個老牌的國企,我們在廠志上講沈鼓是1934年建廠,但實際上當時還是日本人的一個礦車廠,但我們真正的建廠是在1949年,那時我們叫扇風機廠,到50年代中期我們改成了鼓風機廠。沈鼓的真正起步應該是從第五個五年計劃開始的,我開始進廠的時候,沈鼓有3000萬的固定資產,1000萬的周轉,那時候是計劃經濟,但是當時沈鼓擁有很好的生產壓縮機的基礎,而當時全國其他的企業還沒有生產。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國務院作出重大決定,提出重大裝備國產化,并在全國物色裝備國產化的基地,那么石化裝備的基地就選擇了我們沈鼓,而為了石油化工裝備國產化的基地主要是選擇了我們沈鼓和航汽,由我們沈鼓生產主機,他們生產輔機。我們當時引進的是意大利新梅隴的技術,共三大系列的全部技術,包括技術圖紙,技術軟件,技術工藝甚至包括工裝,試車設備等等。我們當時在引進這些技術后用了四年的時間消化和吸收,與1980年生產出第一臺樣機。1982年以后,我們陸續實現了石油化工裝備擴大化,我們的目標是實現三個三, 30萬噸乙烯, 30萬噸化肥, 3萬公分。
沈鼓真正的發展和起步應該緣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1992年時我們的產值不到1個億,1993年時2個億,1994年是3個億,那時候我們開始發展,高峰時我們的壓縮機產量逐漸增大,影響面也越來越大了,配套能力也越來越強了,但還是不能給更大型的裝置配套。
《中國商界》:據了解,沈鼓之所以能自主創新取得今天的成就,您制定的企業發展產學研一體方針起到了重大作用,能不能總結一下沈鼓近幾年在產學研方面的所做的工作?
蘇永強:簡單總結一下,第一就是我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研發體系,也就是創新體系。我們有兩個研究院,一個在沈鼓,一個在大連。第二個是我們和其他的科研院所,大型院校的結合,實行產學研的合作。我們現在和國內十幾所的大型院校合作,因為我們企業的技術中心是2000年確立的,2006年確立的國家級的研發中心,這兩個中心的確立推動了我們的新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F在,我們在大工有一個研究院,在西安交大、大連理工、浙大、東北大學有四個國家級研究中心。近五年來我們有大概70個左右的產學研項目,現在也還有一大批的產學研項目在這些地方進行,在前些年我們一年就能承擔30多個的科研課題,而現在我們一年能承擔200個左右的科研課題,而且我們的兌現率每年能達到85%以上,我們基本分短期研究和中長期研究,將技術研究和工程應用結合起來。
《中國商界》:那么,我國國內現在有多少家生產鼓風機的企業?與國內同行相比,沈鼓有什么自己的優勢?
蘇永強:和國內同行相比,如果按照產品產量比,就是生產量這些數量比較,我至少排到前三名,是全世界前三甲,在市場占有率我至少可以保持80%以上,F在全國有30家生產鼓風機,產值已經超億元了,五年前也就10幾戶,真正成產我們這種壓縮機種的也就五六家,現在真正形成競爭的也就4家。目前沈鼓出于絕對的地位,就是我的占有力,技術水平、裝備水平,成套能力和制造能力我可以當之無愧的說我們處于領先水平。
《中國商界》:沈鼓在國內同行中處于領先地位,是否有拓展國際市場的規劃,到世界舞臺上一展中國制造業的雄風?
蘇永強:實現國際市場化,是我們下一步要發展的。我們不能老把自己鎖在家門內,要想做國際化公司,首先要做一個跨國公司,F在我們國外的訂單不是很多,去年我們是1.2億美金,現在國際市場形成還不是很好,但這是我們的方向,我們的目標是五年的時間達到三億到五億美金。
《中國商界》:企業進一步發展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上市融資時最好的辦法之一,沈鼓有沒有這方面的打算?
蘇永強:我們沈鼓集團正在做上市工作,力爭在2012年上市。上市目的是用于發展,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法律結構,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建立一套國際化的生產流程和管理制度,建立現代化的人力資源體系,這是我們上市的目的,不是單純的為了錢,但是錢也是必須的,如果我說的這些目標都能實現,那么沈鼓五年實現200億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們必須把產業鏈做大。
《中國商界》:您對沈鼓的發展充滿了自豪感和使命感,也體現在您對企業文化建設、質量管理的管理上不斷引進新概念,您是如何看待這些的?
蘇永強:我們從2001年開始引入企業策劃、理念思維計劃,就是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我們一共有13個理念,包括我們的安全、科技、服務、質量等等,還有正在完善中的行為思維系統,就是我們各項管理制度。另外我們整個把沈鼓的傳統進行了總結,確定了我們的企業傳統、企業的經營宗旨、企業的價值觀等等,而且我們確定了企業的戰略,我們要用5年左右的時間晉升國際先進行列,成為跨國公司,這是我們整個的這個系統。
《中國商界》:我們知道沈鼓的精益管理推行得非常成功,您親自擔任精益推進領導小組組長,還設立了精益管理推進辦公室,您如何看待精益管理?
蘇永強:我認為精益管理的核心不在于做流程,因為流程是必須的,是工具。其實精益管理的核心是改變人們的理念,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把生產管理提升為現代化管理水平,轉變全員的管理理念,實際上豐田管理表面上看是圍繞生產流程,實際上是為客戶高速服務為目的,讓所有的流程都高速一些,高效率一些;另外使每一個員工在明確的崗位職責的基礎上能夠按照流程去做,各項的規章制度都表現在流程當中,體現在流程當中,而不是放在筆記本里,我認為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和天津愛博瑞咨詢管理公司接觸之后感覺非常好,我選擇這個公司不但是選擇用這種方法,更是看中了它的文化,是儒家文化和精益管理的推行結合起來,這個給我很深的印象,一個沒有文化的企業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企業。我們企業實施精益管理現在還在初級階段,已初見成效,準備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把它推行起來,精益管理這條路我們是堅定不移走下去,我相信三年以后沈鼓的整個的內部的管理體系在精益的帶動下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中國商界》:沈鼓現在所取得的成績世人矚目,但您對沈鼓未來的發展有何規劃?您希望把沈鼓做成一個什么樣的企業?
蘇永強:沈鼓一直肩負國家交付的艱巨任務,履行強國使命,沈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這還不夠,今年我們要向實現工業總產值100億元人民幣的目標沖刺,到2015年產值不低于200億元——這些數額的目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把沈鼓建設成為自主創新能力強,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基地,讓中國裝備與世界同步!這就是沈鼓要做的企業。
其它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空壓機動態平衡電動調節閥原理 螺桿式空壓機操作流程和安全規范
閱讀本文的人還閱讀:
作者:德耐爾@德耐爾空壓機 空壓機修訂日期:2011-05-26
本文DENAIR版權所有,未經批準轉載必究。
對此文章有什么疑問,請提交在留言本
(本文由德耐爾空壓機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yzjac.com)